国家进一步加大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,让书法这种古老的抒情达意的原始方式,越过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,重新进入了国民的视野。书法的强势突围,不仅为青少年成长发展以及将来就业开拓了新思路,更是为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流。
哲学家熊秉明认为:“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”。在中国,书法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文化地位,是因为其不单单是美术的一个分支,更是一种独特的人文财富在时间长河中源远流长,至今仍塑造着一代代国人的精神世界。
书法表达了中国人的宇宙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。对力、气、韵、势、节奏的追求中,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;穿插、避让、担夫争道,又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。中华民族的代代子孙学习书法的过程,实质上是汲取祖先智慧,传承中华精神的过程。
而编程时至今日,不过寥寥数十年。而且在当前这个弱人工智能时代,已经被部分取代。当未来步入强人工智能时代,编程这个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。有朝一日,超级人工智能时代势必到来,科技的巨轮之下,不灭的只有民族的文明之光。
先哲许思园说:“书法为最普遍最实用之艺术,中国人审美修养,实基于此,因而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鉴赏形式美之民族。中国之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画幅,玉器与园庭布置,皆无上美妙。”
书法是古代文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。明清文人追求所谓“三绝”——诗书画,近代文人要求做到诗书画印四全,还有所谓琴棋书画、书房四艺……这些对文人基本技能和素养的要求都离不开书法。
书法在传统社会里一直都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,既是书斋雅玩,也是必修功课。于读书治学之余,挥毫染翰,即可证经悟道,又可消磨时日。孔子说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是古代君子立身的四个原则,也可看作一个层层递进、人生境界不断提高并最终升华的过程。
宋代陆游有诗云:“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”雨后的春光下,明窗净几,铺毫展纸写上一通草书,闲情疏意,随纸斜行,不着意,不求工,写累了就晒晒太阳,细细地品鉴雨前春茶。无论书写之人是否大家已成,是否以书法为生,是否参透精深奥义,均不负这一段惬意时光。
▼
本文转自 孚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此文于网络收集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请先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