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大老板许家印亲自构思,想让广州恒大足球场造型如莲花,并在招标时放出话来:谁做的最像就用谁的方案。
多家建筑事务所参与了竞标,一顿操作猛如虎, 最终由美国建筑师Hasan.A.Syed的方案中标。4月16日,莲花开工,方案曝光。
按许家印的标准,堪称史上画莲第一人的法国画家莫奈一定会落选。
因为许家印要的莲花是风水系,暗含五行和佛祖金光,要旺财佑运;而莫奈的莲是印象派,绿水幽幽,只静心怡情。
他要的莲花是战士的战场,要激动肾上腺素;而莫奈的莲是隐士的田园,流动着柔情适意。
他要的莲花是进,是大法器、大利器;而莫奈的莲是退,是印象的容器、灵感的乐器。
下面这个人,是画莲第三年时的莫奈:
第三代巴黎人莫奈,于1840年11月出生在繁华的巴黎第九区拉斐特街45号。爸爸是商人,妈妈是歌手。
莫奈4岁时,全家为了生意搬到诺曼底海滨城市勒阿弗尔。他10岁入读勒阿弗尔艺术中学,15岁跟艺术家欧仁·布丹学会了画油画和户外写生。
妈妈死时,莫奈16岁,他退学,回到巴黎与寡居的姨妈一起生活。他经常去卢浮宫看别人临摹古画,却一心只想画窗外的风景。
这是他17岁的风景画,多像照片啊,属于前一个时代尾声的东西:
莫奈19岁入伍,在阿尔及利亚服役不到两年,就因伤寒提前退伍。
他在北非画的卡斯巴古城速写和军官肖像画早已丢失,但那里明亮耀眼的光线和彩色却被记住了。
回到巴黎后,在姨妈的要求和资助下,21岁的莫奈进入查尔斯·格莱尔画室进行正规训练。
从自画像可以看出,格莱尔老师是严谨的学院派。他授业20年,教出过不少守规矩的好学生,也教出了一群坏规矩的好学生。
莫奈在他的画室认识了雷诺阿、巴齐耶、西斯莱。他们在户外画画,颜色厚、笔触急。现在还不成气候,日后将改变一切。
1864年,格莱尔画室关闭。家人让他再找个有名艺术家的画室投靠,莫奈不听,和有钱的朋友巴齐耶一起自组了工作室。
第二年,他的两幅海景画入选了沙龙展,而且口碑不错。
受到鼓励的莫奈决定干票大的。
1865年,马奈的《草地上的午餐》被沙龙展拒之门外两年后,莫奈开始画他的《草地上的午餐》。模特是巴齐耶、库尔贝,还有名叫卡米尔的18岁女孩。
这是马奈的《草地上的午餐》:
马奈 草地上的午餐 208cm×264.5cm 布面油画 1863
这是莫奈的《草地上的午餐》局部:
这张画太大了!莫奈画了两年也没画完,来不及送去沙龙展参评。
1867年,他提交了另外两张画,而且竟然都入选了。一件是小型风景画,另一件是真人大小的《穿绿裙子的女人》:
这张画又获好评。凭借在沙龙展上的表现,莫奈从家里要到了生活费。
一时经济无忧的他立刻带上穿绿裙子的女友卡米尔,前往柯罗的家乡阿弗莱城取景,再画一张大画:
这张画还是用了大量的黑暗阴影,后来印象派就不许用黑色了,以便与过去的绘画割席。
四个女人都由卡米尔一人饰演,衣服是照着时尚杂志画的——莫奈请不起模特,也买不起时装。
很不幸,沙龙展不要这张画。此时卡米尔怀孕了。莫奈的爸爸和姨妈不认可这段关系,逼莫奈分手,否则就断生活费。
莫奈只好扔下怀孕的卡米尔,离开巴黎,住到姨妈的乡间别墅,以便还能每月收到家里的支票。
1867年8月8日,卡米尔独自在巴黎生下一个男孩。莫奈陪她待了几天,又离开了母子俩。
1868年,莫奈带着卡米尔和孩子回到家乡勒阿弗尔。他在那儿画的五幅海景画在国际海景画展览会上得了银奖。
比奖章更大的奖赏是,莫奈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大藏家——戈迪拜尔夫人:
1869年,莫奈的作品再次被沙龙展拒绝,对他而言也许不是坏事。当年在沙龙展上叱咤风云的人,后来大多数没有留下名字。
莫奈把沙龙展不要的新画挂到了画商拉图什的橱窗,引起轩然大波——如此野蛮!太不高雅了:
画是不久前他和雷诺阿结伴在塞纳河上的蛙塘度假村画的。
看得出他画的是一个艳阳天的下午,黑色变得很少,莫奈尽量在用色彩画素描。
雷诺阿的《蛙塘》长这样:
两幅画都是典型的印象派画法,但莫奈画的明显更好。他已进入成熟期,作品已经和视觉拉开了距离,和感觉更加接近。
从这时起,莫奈可以称为“印象奈”了。
社会生活变了,人们看世界的方式变了,绘画必须要变。印象派代表了19世纪的目光——强化光的效果,分离色彩,为以后的绘画铺了路。
1870年,莫奈顶住家庭压力和卡米尔结婚。
此时德法战争爆发,为逃避兵役,莫奈去了伦敦。在那儿,他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传奇画商保罗·丢朗-吕厄。
吕厄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经销印象派画作。
他一生经手超过1.2万件,其中莫奈的画就超过1000件。他把印象派画作源源不断地卖给美国人和俄国人,其商业版图就是印象派的扩张范围。
1871年,莫奈搬到巴黎郊区的度假胜地阿让特伊居住。因为有吕厄的资助,得以安心作画。
作品有俗的:
也有不俗的:
这张画简练、痛快,好像很轻松就完成了,也把印象派是怎么回事说明白了。
《印象·日出》之所以不俗,因为莫奈画的是港口,是现代化工业景象。而上一张卡米尔肖像就不属于当代视觉。
莫奈画中也有流行元素。相信这张画参考了照片,整个关系的处理比较有照片感:
1873年,莫奈与毕沙罗、西斯莱等艺术家决定自组无名艺术家联盟,自办展览。
1874年4月15日,无名艺术家展开幕,《日出:印象》展出。
艺术评论家路易·勒鲁瓦撰文揶揄“这是一次印象主义展览”,反而把莫奈和印象派推到了公众面前。
1875年,莫奈的主题再次回到卡米尔,他为妻子画了两张肖像画。
一张肖像轻快:
这张画没有多亮,但是有阳光感。天空、风、人物、被照亮的云、草地,这一切都处理得当。
莫奈不关心人的面孔,他的重点是暗影里的衣服怎么处理。他用了相反的颜色来强调衣服是浅色的,又跟天空区分开。
另一张肖像的衣服图案里还隐藏着一个人,很异域风情,很酷:
这张画可以和梵高对比着看:
日本趣味对印象派的影响,是从1867年巴黎世博会开始的。当时由江户幕府、萨摩藩及佐贺藩组成的日本代表团,带来了日本的工艺品,和服、陶器、漆器、屏风、日本刀、浮世绘。
印象派都是日本粉,莫奈也是,他收藏了很多日本版画。日本趣味影响了他的画面,更给了他一种处世哲学。
1876年,卡米尔的好日子到头了。这一年整个下半年,莫奈都住在收藏家欧内斯特·奥修德的罗滕堡庄园,为他绘制装饰画和风景画。
他与奥修德的妻子爱丽丝的关系,比跟奥修德更亲密。
这是爱丽丝· 奥修德:
1877年,卡米尔第二次怀孕,健康状况很糟糕。这是卡米尔生前最后一次为莫奈做模特:
1878年,卡米尔为莫奈生下第二个儿子米歇尔·莫奈。
夏天,莫奈带着她和两个儿子搬到巴黎附近的小镇弗特伊,和奥修德夫妇以及六个孩子住在一个屋檐下。
有一种说法是,奥修德的第六个孩子、1877年出生的让-皮埃尔· 奥修德也是莫奈的儿子。
这张画里的人物是爱丽丝和两个最小的孩子:
这时候奥修德已经破产了,躲在巴黎。两个女人、八个孩子,都跟着莫奈过日子。病重的卡米尔由爱丽丝帮忙照顾。
1879年,卡米尔死于盆腔癌。莫奈画了她最后一次:
卡米尔死后,莫奈继续和爱丽丝· 奥修德以及八个孩子生活在一起。
吕厄不断订购画作、举办展览,回款也快,莫奈逐渐过上了好日子。
1883年,莫奈带着爱丽丝和八个孩子搬到位于巴黎西北80公里的吉维尼小镇。他们的日常生活大体是这样的:
莫奈定居下来,开始造园。他不要大自然,他要营造一个自己的小自然。
有一个笑话很能说明问题:莫奈正在画树,一片叶子掉了,他捡起来又摆回树上。
奥修德偶尔会从巴黎来看老婆孩子,每当这个时候莫奈都躲出去。1886年,奥修德曾要求爱丽丝和孩子们跟他回巴黎。不过爱丽丝没有答应。
这一年莫奈45岁,画了一张与11年前的卡米尔肖像构图相似的画。画中人是他的儿媳、爱丽丝的大女儿布兰奇:
莫奈进入了色彩过剩的时代,颜色纯度更高,像争宠似的往外跳。虽然是用艳色画素描,可是黑白灰关系控制的很好,逆光的气氛也很恰当。
伞是绿的,头发是蓝的,对于当时的人来说,这样画是很大胆的。可是你的眼睛会认同他,看画的人与作者达成了共识。
1890年,莫奈买下了在吉维尼租住的地方。
三年后,他又买下一片新的土地,建起了带日本桥的水花园。在1万多平方米的花园里,他雇用了7个园丁,还亲力亲为,精心打理。
1889年,他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买到一种粉红色的新型杂交睡莲,种在了日本桥下的池塘。现在,万事俱备,只差画莲。
1891年,奥修德死了。1892年,爱丽丝嫁给莫奈。她死于1911年。
1897年,莫奈可以称为“睡莲奈”了。他画了第一个睡莲系列,以日本桥为中心,这个角度日后他一画再画:
他的灵感来源,很明显是歌川广重的浮世绘:
莫奈不关心画面的结构,更关注光的颤动,追求视觉表象的感染力,这个成了他孜孜不倦的主题。
他的睡莲泛着蓝紫的灰,和白内障以及视觉退化有关系。
1914年,一战爆发,吉维尼离战场只有50公里,但莫奈却拒绝逃离,他放不下他的花园。
1916年开始,莫奈的很多画都是在屋里画的。他不用看也能画,就像贝多芬不用听也能弹。
他一生创作2000余件油画中,500多件是自家花园里的睡莲。这也是他身上最具现代性的地方——向内,为自己造一个小世界。
莫奈一直画睡莲,直到1926年去世。
1918年11月11日,一战停战次日,莫奈将20世纪上半叶最大型的组画《睡莲》捐赠给法国政府,作为巴黎人的宁静港湾。
1927年,橘园美术馆椭圆展厅开幕。按照莫奈生前构想:睡莲挂在环形墙壁上,环绕着观众,如同一座印象派的礼拜堂。
本文转自 艺术永不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此文于网络收集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请先
!